把日料店开在商场里,每月经营成本压得艾莎喘不过气来。但有天结算收入,外卖流水居然比堂食多了一倍,到手的钱更是翻倍,她每天焦虑的事情从“没单”“不赚钱”变成“忙不过来”“三文鱼缺货”。
“新外卖平台会释放一些红利。”艾莎解释道,比如京东祭出了“0佣金”杀手锏,商家早期需要承担的费用很低,顾客实付20元,她能收到18元。
即便是后来三方混战,平台们为了抢占先机,一开始也会给商家们开出不少优惠条件,加上外卖本身单价更高,艾莎过了一段“量价齐升”的滋润生活。
可时间进入了6月,她的好日子到头了——外卖大战逐渐白热化,不仅活动越来越密集,平台补贴也缩水了,给顾客的大额优惠商家们要掏一大半。
餐饮商家困在外卖大战里:卷了亏钱,不卷连亏钱的机会都没有
餐饮商家困在外卖大战里:卷了亏钱,不卷连亏钱的机会都没有
越来越多的商家,也被卷入漩涡之中。
6月份才开店的糖糖,这天刚打开后台,就被一笔实付3块钱的订单惊呆了。原价13块的双皮奶,不知何时被挂上了“满12减10”的活动,算上配送费、物料成本,纯纯赔钱白干。
她马上联系区域经理,质问对方为何私自帮她报名活动,那头久久不见回复,明明前一天他还换着花样催糖糖开活动,甚至好言相劝“你不参与活动,店铺就没有推流哦”。
糖糖气坏了,餐饮本就是一门体力活,商家忙里忙外根本没空盯后台,而区域经理有单量压力,随时可能发生的“背刺”让人防不胜防。
徐婷看到后台复杂的规则也是满头包,她本不打算参与外卖大战,奈何加盟的品牌方跟平台达成合作,且保证会统一把优惠套餐和满减活动都安排好,她就默默接受了。
“有总部兜底,至少有一层保障。”这是徐婷最初的想法,但没做几天活动,她意识到自己太天真了。
卷了亏钱,不卷连亏钱的机会都没有
没到饭点,徐婷的店里就忙碌了起来。新增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,店员们赶着备餐,门口的外卖袋很快摞成小山。
Expand article logo 继续阅读
然而看到如此热火朝天的场景,徐婷却直叹气:都是虚假繁荣!
拿原价19.8元的米粉来说,顾客实付9.9元就能吃到。徐婷掰着手指头算账,这笔钱付完平台抽佣、打包费、配送费、总部分成等,到自己手里不足1块。
[她去投诉,但毫无水花,品牌方的一大收入来源是向加盟商兜售食材、外卖袋等物料,单量自然越多越好。甚至一批又一批物料订下来,徐婷隐约有种总部在趁外卖大战“去库存”的感觉。
号码筛选软件